
近几年新车销售增量放缓,汽车行业发展遇到不小的瓶颈,而备受关注的智能化随着今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公布,又迎来新的一波浪潮。3月6日下午14:00,溪林与40多名产业嘉宾、投资人一起,分别探讨了基础设施、各产业方角度对待智能汽车的看法、驾驶技术、交互技术四个话题。
在基础设施上,国内看到明显的进展
深圳市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总工程师、深圳交通控制与仿真工程中心主任、广东省交通管理与控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关博士认为,2019年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关键的一年,不仅推动了中国在世界智能汽车市场的发展,还开始确定国内新交通模式,新交通模式带来新的商业模式。
5G迅速落地。2019年作为5G元年,6月份前我国的整个5G产业建设还有条不紊地推动着,随着6月6日5G商用牌照的提前发放,整个下半年就进入了快马加鞭阶段,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截止今天,三大通信运营商的年度5G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目前全国5G基站总数超过13万座。
政策基建深入。过去一年,国家在智能汽车方面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推动了基础建设的发展。关博士认为投资人要重点关注的应该是加快基础建设的应用和示范,关注已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应用于与解决,以及汽车智能化上的多方面的协同推进。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布局,目前对于政府来说,最重要的是全国智能交通网的构建,而从投资角度来看,未来的方向应该是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基础性的核心技术,包括半导体芯片、车载芯片、信号能量转换等。
对于智能化的基础建设,中兴通讯企业发展部投资总监张总也提出要关注智能化的目的——安全、高效、舒适。他认为,目前从系统上来看,不足的地方在于,互联网的发展仍未满足智能化需要的高要求。
聊到各方对智能化汽车的看法,我们发现大家有担忧、有期望、有合作、有竞争
滴滴自动驾驶COO孟醒坦言,滴滴自动驾驶的强势在于算法和场景,他们不打算造一辆车,但是他们想和合作伙伴一起把所有模式通过合作伙伴一起做出来。
威马汽车作为汽车智能的新势力和滴滴自动驾驶的布局不太一样。威马CEO沈晖将威马的汽车智能定义为出行机器人,重点分成两部分,一为智能座舱,二为底盘。威马的研发重点在于L2全场景的自动驾驶。将来由于底盘的迭代速度特别慢,而座舱的迭代速度接近传统互联网速度,沈总认为之后底盘和座舱将会分离开来。
而消费市场,有不一样的声音。30秒懂车合伙人李鹏飞告诉我们,目前从消费市场来看,由于自动驾驶在宣传时给消费者传递了过多错误信息,比如L2其实并不能解放双手,在出现了一些交通事故后,消费者们目前对于自动驾驶技术还是处于比较保守的状态。
北汽创投投资副总监邹得欣对出行机器人的概念非常认同,从投资角度,经常关注的是两方面的,一是供需关系马上发生变化的领域,二是每个板块的细分领域里面的关键技术。
对于未来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但是最终都是想实现无缝的用户体验,让用户在自动驾驶上的体验更加顺滑、更加连续。
驾驶技术逐步落地
国内如此看重智能汽车,我们也很关心国际发展情况。小鹏汽车感知团队负责人王弢提到,美国更注重前沿技术的突破,更善于把钱变为技术;而在中国大家更注重技术落地,把技术变为钱。孟总也觉得在海外能看到更多原理性的突破,但是在大的主体应用架构上,差异化是越来越少的。极目智能CEO程总认为在中国政策驱动下车企的发展机会将会越来越多。
交互技术出现机会
在交互技术发展上,包括语音交互、视觉显示这些方面,大家都认为其实目前而言,在跨场景的衔接上还是有问题的,技术上有很多痛点没有解决。虽然国内的车联网在交互技术上已经在爆发发展,但是还没到巅峰,所以在交互技术发展上,还是需要时间去积累。但从疆程CMO宋总、同行者CEO杨总的交流中,我们得知国内主机厂对于新型交互(包括AR HUD、语音交互)等新技术是非常重视并且在迅速跟进的。
正如北汽产投邹总提到的,汽车智能化四大板块:舱外智能、舱内智能、新能源板块、智慧交通,需要强强耦合缺一不可。可以看出,未来汽车生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智能汽车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近。而我们各产业方、投资人也都时刻在观察、等待机会。
最后,感谢出席本次线上闭门沙龙的机构(排名不分先后):
深圳交通指挥中心,滴滴自动驾驶,小鹏汽车,威马汽车,极目智能,30秒懂车,疆程科技,同行者,中兴通讯,北汽产投,科大讯飞,和高创投,德聚资本,顺为资本,启迪资本,昆仲资本,宽带资本,君盛资本,花城资本,达晨资本,策源创投,联新资本,广发信德,力合创投,中润投资,凯辉资本,盛世投资,麻雀电商,易车网,临松创投,复星集团,紫竹高新,兴业证券,前海母基金,涌铧资本,嘉实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