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企业因为产品非标、大件、易损等问题造成的物流服务成本较高、信息滞后、服务不到位等行业痛点一直存在,严重影响人们的消费体验。近年来,家居行业正从传统产品消费和零售消费向个性化定制和公寓服务消费转变,产生了定制化厂商和长租公寓这两个新玩家。物流模式也应运而变,通过电商平台协作、商家工厂揽收,整合专线资源和配送安装,实现从第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的一体化服务都需求逐渐展现。未来,我们看好以成本为导向的普遍承运商,和深度绑定生产,拥抱信息科技,优化供应链效率的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
一:国内家居行业市场增速放缓,线上业务成为新增长点
以家具市场为例,关于我国的家具市场(不包括家电、家居建材及装修),从2006年-2018年我国家居行业年复合增长率为16.54%。预测2019年我国家居市场的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
图表1 2005-2020家具行业市场规模和预测
来源:溪林投资(2018年11月21日)
中国家居行业集中度非常低,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市场份额超过1%。目前国内家居装饰及家居市场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但是行业集中度较低,多为中小型企业。由于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家居装饰及家居产业在二三线城市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产业集中度会随着竞争加剧逐步提高。2017年四大成品家居分别为宜华生活、美克家居、曲美家居、皇朝家私。
图表2 2017家居市场竞争格局
来源:溪林投资(2018年11月21日)
网络购物快速发展,为家居线上业务拓展带来机遇。越来越多的传统家居建材企业也进军电子商务领域,在线销售的产品仍以小型家居装饰品及家电为主,价格较高的大型产品以及需要定制服务的产品依然主要通过线下渠道销售。2016 年,在线零售约占国内整个家居装饰及家居零售市场 7.21%的市场份额。这些多样的销售渠道为购买不同种类的家居装饰及家居产品提供了多种选择。
图表3 2016年家居渠道市场份额占比
来源:智研咨询网、溪林投资(2018年11月21日)
关于中国家居市场线上线下市场份额,卖场依旧是主流,但是线上势头强劲。从线上市场整体来看,增长态势明显,主要原因在于线下家居企业以及线上网购平台都在积极推动家居触电的行程,规模占比较小的主要原因在于线下传统渠道的阻力较大和购买环节的体验度不够等原因。发展速度的迅猛同样意味着发展空间的巨大,从长远趋势来看,家居电商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交易规模也将会越来越大。
二、家居物流规模万亿,四大痛点亟待解决
家居物流是家居行业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物流配送是影响消费者体验的重要因素。而家居建材物流成本占总销售额比重30-40%,按照整个家居市场规模为4.3万亿元计算,取下限按30%计算,市场规模1.3万亿;家电物流总成本占比重按18%计算,市场规模0.31万亿。以大家电、家居、建材和卫浴等为代表的大件商品网购量日渐增长,5-100kg公斤段的产品成为物流行业增长的新焦点。根据物流采购联合会的信息,中国大件物流2017年的市场规模达4959亿元,2018年将突破5000亿,成为继快递之后物流市场新的战略增长点。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大家电、家装等品类电商渠道渗透率将分别达到55%和25%。由此,快递市场5-30kg公斤段的运输需求增速将达到25%,30-100kg公斤段增速将达到20%。
物流模式特殊
家居物流市场总的来说,物流模式以仓配一体为主,运营上则主要由仓储网络和宅配网络两部分构成。一般的物流配送,把货物送到目的地就算完成了服务,比较复杂的物流也只是配送到家,验收后即完成了物流服务,家居物流配送到家后还需要有安装和施工服务,以及售后的维修保养等服务,家居行业的产品非标化、服务个性化突出,也是家居物流服务的难点之一。
图表4 物流模式图
来源:溪林投资(2018年11月21日)
家居物流竞争激烈
家居物流行业现在主要有四大类型:第一类是大型全网型公司。代表企业有德邦、安迅、新邦、安能、天地华宇、卡行天下等快运企业开辟的大件物流服务。第二类就是各种专线联盟:中小型物流企业通过联盟的方式实现资源互换和共享,从而实现迅速规模化和资源集约化,保证市场竞争力。家居物流90%的业务量掌握在专线企业手中,专线市场整体处于式微(由兴盛而衰落)的局面,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投入都略显后劲不足。代表企业有先飞达、壹家联、联运汇、浙联。第三类是以SaaS系统做支撑的纯平台化企业。代表企业有万师傅、红背心、送货神器、一智通等。第四类是近几年崛起的专业家居物流企业。代表企业分为两大阵营,一是自营家居物流服务商,如某企业、美乐乐、京东物流、苏宁物流等;二是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商,比如居家通,易友通,蚁安居等。
图表5 不同类型物流市场优劣势及竞争点
来源:溪林投资(2018年11月21日)
家居物流现存的四大瓶颈
中国家居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而生产模式与商业模式的变革都离不开物流的支撑。然而,目前我国家居行业物流管理运作仍处在较低水平,物流作业大部分依靠人工,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服务质量不高,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整体来看,我国家居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企业良莠不齐,从而造成两极分化,中小家居企业占据绝大多数。在物流建设方面,虽然知名品牌企业不乏创新之举和典型项目,但全行业物流运作水平偏低也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受限于专业物流管理人才缺乏、企业忽视供应链和物流规划等因素;另一方面,与家居行业的物流特点有着密切关系。具体来说,家居物流市场存在四大瓶颈:
-
物流成本高:有些家居产品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30%以上,对净销售的终端销售产生直接影响。 家居产品是非标准品,尺寸大、质量重,即使是走专线物流费用也不会低,更不要说有转包运输的物流情况。
-
服务能力差:物流公司并不熟悉家居行业的服务要求,没有专业的家居物流信息系统,作业人员没有家居行业经验,且企业没有针对家居行业特点的物流管理规定,造成它们所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低,作业效率低,投诉多,成本高,不能满足到家居企业对物流需求。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家装行业中物流送货及安装导致的客户投诉就由48%上升至52%
-
物流速度慢:家居企业出货后,要等到物流公司拼凑好一条专线的整车产品才开始发货,或者等物流公司的其他运输安排,时间并不能掌控。尤其是到三四线市场,路途就远,厂家发货的物流公司基本上做不到专线直达,很多时候需要到直属大一点的城市物流网点重新装卸,转包运输,这个更加耽误时间。家居行业经销商最苦恼的问题之一就是产品的交期问题,有时候工厂保证的三天发货,到经销商能够提货时可能已过去半个月甚至更久。
-
物流信息化水平低:家居行业的整体物流水平相对落后,信息化水平低、物流作业效率低。目前,我国家居物流企业在信息化、物流系统建设上投入并不足,大多物流作业都需要依靠人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运营管理能力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据相关信息了解,美乐乐家居物流等企业才刚开始引入ERP系统,但在其他行业已广泛应用的仓储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则在家居领域应用并不多。而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有可能会影响到信息的透明度和及时性,从而对企业的管理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第三方家居物流异军突起,信息技术赋能开启智慧物流
专线目前仍是家居物流运输的主体,但大多数专线物流业务量锐减,效益下滑,风光不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第三方物流针对家居行业物流的痛点及特殊性,提供从物流集配中心发往全国各区域的干线运输、支线配送、搬运上楼、专业安装、售后维修五项服务一体化的全流程解决方案。而未来物流的发展方向毫无疑问将是智慧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物流体系进行优化,使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实现无障碍流通,一方面及时满足客户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降低企业库存,指导企业的生产安排,为企业减负。
专业第三方物流致力于创新用户体验,不仅以送装一体的服务提升用户体验,而且以移动互联网平台为触点打造场景物流模式,通过社群交互感知用户更多生活需求,从而提供不同场景下的生活解决方案,实现了用户体验的再次升级。一方面为家居品牌商及互联网家装企业等B端客户提供从产品出厂开始的仓储、干线、配送、安装、售后等全流程一体化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为C端消费者提供专业技师、送装一体、全程维护的一站式家居供应链服务。
图表6 运营模式图
来源:溪林投资(2018年11月21日)
图表7 主要第三方家居物流企业对比表
来源:溪林投资(2018年11月21日)
第三方家居物流行业虽然个性化的特点明显,但会朝着标准化的运作发展。有行业人士认为,随着家居末端配送安装市场的规范以及商家利益的追求,未来第三方家居物流市场应当是一个以整合专线资源以及末端师傅资源的专业的平台化公司为主导的市场。我们不禁期待,在行业竞争激烈的当下,有企业能突破重围成为引领行业的巨头。
四、用户最佳体验为核心,高效标准化服务助腾飞
用户需要怎样的服务?
在消费者体验方面,居家大件物流与普通快递存在本质区别。对于普通网购,消费者最关注的是配送时效,而对于家居大件商品消费者,时效只是一个基本层面,消费者更关注能否送达入户、上门安装、准时配送等。
用户体验需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预约送达,大件商品无法放入快递柜,有些还需要安装,所以需要消费者签收,如果提供的预约送达、夜间配送等服务提升了上班族等时间被动人群的用户体验;二是安装一体化,尤其是空调等家电产品,当下配送和安装一般是分离的,商品配送完成后还需预约安装,如果提供的配送、安装一体化服务更符合用户需求;三是退货、售后环节的优化,如果家居物流企业能够为商家提供公共售后服务,既降低了商家的售后成本,又消除了消费者对售后服务的顾虑。不仅提高物流企业与商家合作的粘性,也能在市场赢得良好口碑。
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是企业生存之本
在家居物流企业提供给客户超预期配送的背后,是标准化流程的建立,是大数据以及信息系统、物联网技术的综合赋能。以仓储为例,当下分布式仓储已成为电子商务标配,但就大件商品而言,具备全国范围内多级仓储以及相应专线配送体系的物流企业极少。如果能够通过云仓布局,商家通过提前备货,降低服务时效,就能够显著降低商家的铺货压力和直销成本。
图表8 智能化服务有效提升链条效率
来源:溪林投资(2018年11月21日)
图表9 标准化服务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来源:溪林投资(2018年11月21日)
最后,建立服务理念统一、行业标准互认、数据互通、资源共享的物流生态,需要品牌商、服务商、物流企业、资本方的相互支持和共同努力。在系统支持、服务标准、仓储建设等方面的资源整合能提升家具物流整个链条的效率,从而带来了成本的明显下降,并把下降的成本让利消费者和商家,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也许是家居物流企业的制胜之道。
企业为国内首个居家大件智慧物流全流程服务标准。全国规划3300多条班车循环专线,10万辆车小微,20万服务兵,服务范围覆盖全国2915个区县。
图表10 某企业家居物流品类占比
来源:公司官网、溪林投资(2018年11月21日)
问: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答:某企业物流居家大件商品送装范围覆盖了全国2915个区县,如果用传统物流分布式仓储思维很难实现,固定资产投入及管理成本极高。某企业物流采用了“车小微”工程。2014年该工程启动,“车小微”以众包模式让符合条件的社会车辆、家电服务点、物流公司注册成为自主的经营主体,通过系统派单、车小微抢单送装的方式,解决了电商物流中最困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某企业物流在全国拥有9万车小微,峰值可达到7万在线。
问:自建分布式仓储情况如何?
答:某企业物流建立了一套全网络共享的三级分布式云仓体系,具备以下特点:一是形成了服务商仓(10个前置揽货仓)、区域仓(5个集货仓CDC、31个始发仓RDC)、城市仓(100个过站仓TC)的云仓布局,配合6000个大件送装HUB库,商家通过提前备货,可实现次日达服务;二是实现了各级仓库之间库存共享,系统根据订单就近仓库发货,提高配送时效的同时减少了货物因多次中转换装造成的破损;三是实现了仓库管理的智能化,通过引入无人智能仓库、电子面单等技术,从商品入库、上架、存取、出库全过程都在算法指引下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大幅提升了仓库周转效率和精确性。
问:某企业在大数据应用的情况如何?
答:首先,通过大数据对消费者行为的预测是实现分布式仓储备货,尤其是对各网购节期间的峰值管理,以“双十一”为例,通过预付定金订单信息,可在活动开始前将商品准确下沉到就近仓库。其次,基于云端的订单(OMS)、配送(TMS)、仓储(WMS)、APP等八个管理系统是整个物流网络运作的保障,通过算法实现仓库分配、配送路径规划、配送容量的自动化管理。最后,自动识别、GPS等物联网技术是底层支撑,是实现无人化作业、车辆监测、订单轨迹追踪等智能应用的基础。
问:2016年企业参与制定“家大件物流全流程服务标准”,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2016年,企业联合中国标准化协会制定了首个居家大件物流全流程服务标准,包括“仓、干、配、装、揽、鉴、修、访”八个环节,简称“天龙八步”,并将消费者体验细化为25个指标。
问:以2018年“双十一”为例,物流如何提高卖家销量?
答:一是7仓覆盖全国,与传统的31仓全国覆盖相比,时效仅差一天,但显著降低了商家的铺货压力和直销成本;二是18个仓库尝试双向覆盖,即城市仓库可向上一级区域仓库反向补货,这种模式能将商家缺货率降低5%-10%。三是容量管控,依据每个区县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及安装能力,控制前端用户下单预约的应达日期,从而控制大件商品每天的送装容量。四是建立了天枢系统,商户可以清晰看到每个商品的出货率、转运率、订单完成率等数据。
问:企业关键环节的运营模式是什么?
答:企业仓库方面是采用自建+共享+联盟的运营模式,干线和区配采用招标+加盟,送装则采用众包的模式。
图表9 关键环节的运营模式
来源:溪林投资(2018年11月21日)
、